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重要概念之一,1980年芝加哥大学理查德·塞勒教授在一篇题为《UsingMental-AccountingInTheoryOfConsumerBehavior》的文章中针对消费者行为初次提出“心理账户”理论。
1996年特韦尔斯基提出,心理账户是一种认知幻觉,这种认知幻觉会影响社会参与者产生非理性决策行为。因为人们在做决策时,一般都会依据自己的“心理账户”来权衡事情的重要性,进而决议取舍。
心理账户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每个人都持有该账户,可能你还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它肯定在某些方面影响过你
通俗来讲,除了银行账户这种实体账户之外,人的认知中还存在着另一种虚拟账户——心理账户。
人们会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收益或者支出,划分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之中,这些账户在我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以及额度比例都不尽相同。
例如,对路边的1元硬币视而不见,而对微信红包的几角钱却非常有兴趣;平常生活十分节俭的人,却会花大笔资金在宴客交际上;对待工资精打细算,打牌赢来的钱却大手大脚,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长久以来又输了多少;有购买彩票习惯的人,中大奖的概率极小,但零零散散的小金额奖项应该不在少数,恐怕也是多被拿去兑换彩票了吧。
这种人们在心里下意识地区分对待辛苦赚来的工资报酬和意外收获的态度,就是一种实质意义上的心理账户。
由于个人对不同资金的定位不同,往往可能不会认为自己花掉的是不该花的钱而产生很多不理智的消费决策。
人们会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分在不同的帐户中,也就是说每一笔资金有自己的用途,相互之间不能通用。同时对待不同来源的收入会有不同的消费倾向,人们会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一元钱永远是一元钱”——无论是花在此处,还是别处,不同的只是你的定位有偏差。仔细想想可能你曾经很多非理性的消费决策中,就有你的心理账户在作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钱花起来毫不手软,有些钱花起来却心如刀割。其实钱都是你的钱,并没有什么不同。
查看全文